億萬年前,科羅拉多高原也同喜馬拉雅山一樣,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造山運動使它崛起。然而由於石質鬆軟,經過數百萬年湍急的科羅拉多河的衝刷,才形成今天全長近400千米、寬約20千米、平均深度1500米的世界著名大峽谷。從谷底到頂部分布著從寒武紀到新生代各個時期的岩層,層次清晰,色調各異,並且含有各個地質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
數百萬年間,科羅拉多的河水挾帶著石塊和砂粒摩擦峽谷,把峽谷侵蝕得越來越深,累計搬走10億噸的石料,才雕鑿出今天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形成美洲大陸最嘆為觀止的自然奇跡。有科學家研究,峽谷大約形成於7000萬年前,簡單計算一下,平均每五萬年峽谷的深度才能下切一米,一個人就算出生來看一次,百歲老去時再來看一次,峽谷的深度才下降2毫米。在這似乎亙古不變的大自然面前,《詩經曹風》曾感嘆於蜉蝣的「朝生暮死」,眼前的大峽谷如果有知,同樣也可以嘲弄我們人類引以自豪萬年文明史對於她來說不過只是短短的一瞬。
身後的山崖上石筍風化成一對情侶望著西方,曾經淘金潮的方向。小鎮之外便是連綿的牧場,依舊居住著那些牛仔的後人們。秋色里的驄色杜馬毫不關心陳年的舊事,水草豐美就是它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