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仇?什麼怨?廉價航空引發國歌抗議!但你是否提前瞭解何為廉價航空?

其實對經常飛來飛去的同學來說,航班延誤 or 取消這種(真是一點也不意外呢的)意外情況多多少少都遇到過。175名中國遊客滯留日本機場事件,拋開自帶熱點屬性的「日本」兩字,其實就是一場因航班取消而引發的旅客與航空公司間的糾紛。既然如此,為什麼會搞出這麼大的陣仗?究竟什麼仇什麼怨導致這樣的悲劇鬧劇發生呢?

  1月24日晚,這趟原定21點45分登機從日本出發的捷星航空GK35次航班,由於天氣原因在等待30分鐘後才廣播延遲24小時起飛。乘坐航班的旅客中有175名中國旅客和5名日本籍旅客,其中5名日本籍旅客先行離開機場,175名中國旅客滯留在機場登機口。
  據報道,捷星日本公司隨後只安頓了5名日本旅客,對其餘175名中國旅客「置之不理」。此外航空公司不僅態度惡劣地要旅客領走行李、自行解決食宿,工作人員還不斷用英文大喊「get out(走開)」
  隔天凌晨,有旅客打算前往離境區內的二樓購買食品,卻遭航空公司職員阻止,叫他「別亂走」。這引發其他旅客不滿,與在場的兩名工作人員起了言語爭執,隨後發展到肢體衝突。
  警方接報後到場處理,有在場乘客要求派中文翻譯前來以配合警方調查,但警方沒有理會,並強行帶走一名中國旅客。該旅客衣服被撕破現場一片混亂。期間有遊客唱起《義勇軍進行曲》進行抗議。

什麼仇什麼怨

  看國內媒體的報道,事件中讓旅客不滿的主要有兩點:
  1.航班取消後日本籍旅客被安排離開(事實上是自行離開),但航空公司卻未向滯留的中國旅客提供食宿安排或協助。
  2.該航班有175名中國旅客,航空公司為什麼沒有安排一位會中文的工作人員來與他們好好溝通。
  從情理上來說,第2點航空公司的確有不夠貼心的嫌疑。但關於第1點,就真不是那麼理直氣壯了。

什麼是廉價航空

  敲黑板,看过来:

捷星航空(Jetstar Airways)成立于2004年,是澳洲航空旗下的一家廉价航空公司。

  關於這一點,作為即將搭乘這一航班的旅客,心裡難道沒點數嗎?
  我想應該不至於。
  那麼破案了。問題還是在於大家怕是對廉價航空有什麼誤解吧。
  我們所說的廉價航空,是一種消費者的說法,它還有一個相對官方的名稱叫低成本航空。這樣說來似乎就好理解了——從航空公司的角度,就是盡量壓縮成本。
  於是有時候大家會有這樣的錯覺:廉價航空比普通航空的安全性要差。事實上不存在的。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安全性一樣,究竟壓縮的是哪塊成本什麼呢?
  還是從名字上就可以得出答案:與低成本航空相對應的是傳統航空或者叫全服務航空。
  明白了嗎?壓縮的是各種服務。
  比如,如果你想要選座位。可以的,另外付錢就行。如果你的行李比較多,需要托運。抱歉,廉價航空不提供免費行李托運,請付錢。雖然很不樂意但還是遇到了行程臨時有變,你想要退改簽。嗯基本是不可以的,除非你在購票時有機智的購買退改簽服務;即便可以退改簽,通常也很貴。飛機上的飲食會簡化,或者乾脆不提供。如需餐飲,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沒有,請付錢。飛機上也沒有報紙雜誌。因為這樣可以減少機身重量,當然更重要還是省錢。至於其他娛樂設施,有的,請付錢。至於服務人員也相對精簡。畢竟人家只需要保證基本的服務就夠了。噢對了,你所乘坐的航班還可能沒有登機橋,只能用小型登機梯或者搭乘接駁巴士,如果是小機場的話可能還需要自行走去登機。

购票前是否了解

  除了以上這些我們常常用得到的服務外,各廉價航空公司也都有自己的規定 and 免責協議。
  在此,良心建議各位和我一樣從不看任何說明/協議的同學還是不要大意的好。
  畢竟,如果大家在買票時認真瞭解過航空公司的相關規定,遇到意外狀況時也能少一點玻璃心和「你說什麼我不管我不聽我不接受」的過激反應了。

航空公司的相关规定

  那麼,在航班遇到較大變動時,航空公司是否應為乘客提供食宿安排呢?
  在我國,依據《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由於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發生的延誤或取消,承運人應該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
  具體情況,視各航空公司的規定有所不同。
  而廉價航空通常會在售票時與旅客簽訂購票協議/免責協議,明確表態。雖然各航空公司在細節上會有所不同,但中心思想是一致的——如因某些特定情況航班延誤或取消,航空公司不予承擔任何延誤責任,或者,航空公司可以為乘客提供相應的協助,但費用由旅客自理。
  好了,學習使你快樂。所以在選擇廉價航空時,有些功課還是要先做足的。
  春節長假正在來的路上,各位買好票蠢蠢欲動的同學,無論選擇的是全服務飛行模式還是低成本飛行模式,都要對各種相關規定多做一些瞭解。至少,在遭遇突發狀況時心裡有數,也好正確維權不是。
  當然啦,我們還是很希望大家春節出行順利的~